明朝時,蘇州知府況鐘在拒收禮品時寫下:“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抗美援朝時,彭德懷司令員對于人民寄來的慰問品的態度是:“管起來,分下去”;近日,習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廉者,政之本也,要弘揚清廉之風……”可見,廉潔作為為人之本、做人之基、修身之道,理應被每一個中國人刻骨銘心,也應當成為我們高中生們日常行為的底色。
一說到廉潔,有些所謂“博學”的人就迫不及待地要把“不受曰廉,不污為潔”的解釋搬出來,大談特談,放言高論了。雖然說的是沒錯,可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就未免有些脫離生活,略顯浮夸了。其實說得生動些,廉潔就是一雙名為“道德和品行”的眼睛,審視著我們生活中的一舉一動。
想要找到這種廉潔,我們就必須首先弄明白它的本質是什么。東漢名臣楊震赴任東萊郡太守的途中經過昌邑縣,昌邑縣令王密因曾受他推薦,深夜來訪,身揣十斤黃金贈之,說道:“暮夜無知者。”而楊震卻嚴肅反駁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 可見,“廉”是為不虛偽,不自欺,不因外界環境“夜深無人”,就徇私枉法,裝聾作啞;即使是遇見他人犯錯,于己有利無害,也能夠及時制止,秉持清廉與正直的原則。因此,學清廉,就是在學做人。
清廉之風起于君子慎獨。我們對于清廉的態度,不僅僅是“要懂”,還要“學以致用,知行合一”。而不是像有些人,上課的時候把偉人的事跡搬運到腦子里;考試的時候把君子的言論搬運到卷子上,就能拍著胸脯說一句:“我懂廉潔了”。真正的懂,是不光要眼睛看到,嘴巴會說,還要遇到事能管得住自己的言行,按照道理去做的,才叫懂。你得到了本應屬于別人的贊賞,卻能勇敢自信的把事實講出來;而另一個同學因為好朋友的三言兩語相求,就瞞報了當天的作業情況;你在無監考考場答卷遇到了不會的題,即使書就在手邊也克制自己不去翻;而另一個同學為了拿到一個心儀的分數,就把書擺在課桌上大抄特抄。通過這些對比我們就能發現:想要做一個清廉的人,就必須要練就強大的心智,學會慎獨,也要學會自控。
堅守清廉乃終身要術。想要讓清廉真正成為一種習慣和自然,就需要像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一樣,“有始而無終”,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唐代名臣魏征曾前后向唐太宗李世民進諫二百多次,勸諫皇帝節儉省費,愛惜民力。自己則從青年起便不治家產,官至卿相,仍“所居室屋卑陋”。李世民幾次“欲為營私”,都被他嚴詞拒絕。彌留之際,李世民親自探視,問魏征還有什么要求,他只說了一句話:“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可見,一個清廉的人,是經得住時間的嚴苛考驗的,即使他身處會“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外界條件下,也能夠自始至終堅定著“大庇天下寒士”的無私與壯志,恪守清廉。
而唐太宗也是一種清廉的代表,他的“廉”在于虛心納諫,在于休養生息,在于厲行節約。這是一個國家想要達到強盛,不可或缺的廉。
“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如果說祖國是哺育每個中國人的母親,那任何一個中國人就都是肩負重任的“少年”。而我們作為“少年”中最具活力和光明的那部分,只有我們把廉潔刻到心里了,把清正貫徹到行為中了,這個社會才會有一個風清氣正的氛圍;只有當社會各部分的小部件都變得光澤潤滑了,能夠恰到好處的安裝在需要的每一處角落了,我們的這部名為國家的大機器才能一絲不差的向著正確的方向運轉起來!
最后,希望我們每個少年都能在這個最美好的年紀,自信的說出一句:
我要讓清正之風常潤我心,讓廉潔之德永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