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十七中骨干教師赴揚州研修:探究三新背景下優質教學的奧秘
摘要:新課標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近日,青島十七中骨干教師一行人帶著這個疑問走進揚州大學附屬中學,開啟了集學、思、行為一體的研修培訓活動。活動通過研討交流、聆聽專家講座等多樣形式,提升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青報教育在線訊 新課標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近日,青島十七中骨干教師一行人帶著這個疑問走進揚州大學附屬中學,開啟了集學、思、行為一體的研修培訓活動。活動通過研討交流、聆聽專家講座等多樣形式,提升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研討交流促成長
“不愧是‘四星級’高中!”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十七中教師們依次參觀了校史館、科學實驗室、錄播中心、數學、語文、外語課程基地等校園場館,對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所震撼。據悉,揚州大學附屬中學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瘦西湖畔,校園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學校秉承“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為教師施展才華搭建平臺”的辦學理念,踐行“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致力打造以“自主、和諧、開放、創新”理念為核心的現代高中。
在參觀校園的過程中,兩校老師們還圍繞“新高考方案的改革和應對、教科研活動創新”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語文教研組的老師們首先針對2024新課標1卷高考題題型進行探討,主要交流了有關文言文和作文的教學方法策略。最終他們一致認為除高三加強題型訓練外,高一高二一定要夯實基礎。
其次,揚州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潘勁秋還介紹了附中語文特色教學活動。據悉,學校為落實“三新”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審美情趣,營造濃厚的書香校園氛圍,自高一年級便開展了“都云作者癡,我解其中味”的《紅樓夢》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與表達能力。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地理教研組長徐飛則分享了一個關于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教學案例,她描述了一個虛構的城市如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通過科學規劃和生態修復,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青島十七中地理組教師表示,“徐老師的敘述生動而富有感染力,讓我仿佛置身于那個城市的街頭巷尾,感受到了地理學科與現實世界的緊密聯系。這次交流讓我深刻領悟了地理教育的實踐價值,也激發了我對地理學科更濃厚的興趣。”
青島十七中化學組教師表示,兩校教師關于化學教學、選課指導和備考策略進行了深入研討,讓他們明白了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提高課堂效益和備考質量,要在聚焦課堂教學上下功夫,尤其是根據基礎年級和備考年級特點,明晰能力要求和素養目標,從“教師教”走向“學生學”,拋棄單純的講授、記憶、刷題,重視學科學習的興趣、體驗與理解,改變課堂教學,三年高中學習均服務于高考評價,才能促成學生在選科、選拔,乃至人生規劃中勝出。
“數學組立足校本實際,打造共生、共研、共進、共榮的教研文化,營造適合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成長環境,激發組員專業成長的內驅力,提升組員的專業能力與創新意識。在教學實踐基礎上,數學組努力創新,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取得豐碩教研成果。”青島十七中數學組老師們對揚州大學附屬中學的數學組成員給予了高度評價。
專家引領賦能前行
如何在“三新”背景下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師?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盧廷順開展了以“深化‘三新’研究,全面推動教學改進”專題講座。他從新課改改革的目的導入,指出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語言和知識、語言技能的提升,更要注重學生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的構建與培養,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造就良好品德,滿足學生終身發展的需求。
其次,盧廷順還從教師、教育、教學、教研四個方面對“教”的內涵進行了深刻剖析,并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等方面的一些難忘經歷。
“盧校長的講座生動有趣,既分享了豐富的教育理論思想,也不乏自己獨特的見解,且引用了無數的教學案例,讓我們深受啟發,受益良多。”老師們紛紛表示,這次講座讓他們對于教師這一角色以及在三新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當前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下,教育和人才培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一名教師和教育者他們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教育育人的功能,享受教育所帶來的幸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必須重視思政課、辦好思政課、講好思政課,讓思政課真正成為一門“金課”。在揚州市教科院副院長王恒富的《“大思政”視野下“思政金課”定位與創新》專題講座中,王恒富引入《子貢問政》、《弟子問孝》和《孔子游春》三個故事分別闡述“思政金課是什么?”、“為什么強調思政金課?”和“怎么構建思政金課?”,讓老師們深刻認識思政課的重要性。
他強調,“大思政課”是對課堂思政課內涵的豐富和發展,具備氣正、意圓、理謹、形巧、韻延、脈通等六方面的內涵要素。同時他指出思政課教學存在著教師“一錘定音”缺乏“平等對話”,致使課堂“失衡”;方法“一廂情愿”缺乏睿智生成,致使課堂“失策”;學生“一知半解”缺乏深度學習,致使課堂“失重”等現實問題。為此,他提出要通過打造生活課堂、融合課堂和融通課堂來構建“思政金課”,要將時代感、中國風、實踐性和精氣神融入到思政課堂教學中。
此外,王恒富還例舉《尊重知識產權》、《小山村大巨變》等優質課引導大家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情境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教學作業設計、課程協同設計、教學評價設計等維度做好新課程教學設計。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王恒富教授以簡練的語言、清晰的思路、儒雅的風范、嚴謹的態度引領我們深刻認識‘思政金課’的現實意義,更為我們一線思政課教師指明了努力方向,讓我們在日常的思政課教學中有底氣、有信心、更有實力。”青島十七中教師黃媛媛感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