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十七中校友,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于西南大學,兩度榮獲教育部國家獎學金,重慶市優秀畢業生,重慶市藝術教育活動先進個人,小米特等獎學金獲得者,主持完成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導演西南大學嘉陵劇社話劇《大地之子·侯光炯》。
月初,王琳老師來電,由此喜聞:十七中70年校慶之際,恰逢話劇社成立10周年。談及往昔中學劇社的記憶,還是儼然的。
2017年,我通過自主招生考試,提前進入十七中學習。回想起高中時期,兩件事之于我印象深刻,分別是排演話劇《茶館》(第一幕)和匯涓池邊看金魚。
說起匯涓池邊看金魚,那是我們每天午飯后的“規定行程”。最好看的季節,不記得是春還是秋,但一定是在匯涓池換水之后,池水清,金魚分成兩隊,洄游其間,池上還浮著幾朵蓮。這樣說來,我們的高中生活,還是比較有“詩意”。
說到十七中話劇社,全名是“雷雨話劇社”,今年是曹禺先生發表話劇《雷雨》劇本90周年,社團成立初期正是以排演《雷雨》(第二/四幕)為主,選自中學語文課程教材。在我們入學之后,劇社開始嘗試排演中國話劇史上的另一座高峰--老舍先生的《茶館》(第一幕)。歲末藝術節上,也有結合現象級文化綜藝所改編的舞臺短劇。
在我有限的視野里,校園戲劇舞臺上,《雷雨》常見,《茶館》罕見。第一幕,老裕泰茶館,眾生百態,熱鬧非凡,雖場面塑造頗有難度,但相仿的年齡、躍動的節奏,或許又成為我們把握“形”,參透“神”的可能。課余時間,我們主動精讀1992年的影像資料,對比一代目和二代目的細節處理,一定程度上講,對焦菊隱--北京人藝演劇學派的認知,是在此時段生發的。
猶記得,在當年青島市展演的舞臺上,三張茶桌九個元寶凳,構成了一個大寫的“品”字。茶桌、元寶凳,皆有著歲月打磨的痕跡,不難看出,一個平凡的中學生劇社,對演出的質感呈現,亦是有所要求的。就這樣,在有限的條件里,逐漸形成了較為穩定的表演隊伍,還有“道具庫”和“服裝庫”,頗為不易。
今年春天,我在西南大學嘉陵劇社導演話劇《大地之子·侯光炯》,排練伊始,鼓勵大家從“在地親歷”的校園出發,發揮“一片生活”的原生表演力量。聯想起中學劇社,同學們的原生表演姿態一直是我所珍視的,在規定情境里秉持個性、發出動作,個性既來自生活體驗,也來自文化汲取。我想,開啟校園戲劇美育之旅的一個重要元素,便是同學們散著書卷氣的獨屬穎悟。
新時代,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以美育浸潤學生、浸潤教師、浸潤學校。期待青島十七中話劇社在園丁們的辛勤耕耘下,持續打造成為學生們的尋美園地,將舞臺上面對觀眾的從容姿態延展到美美與共的日常學習生活中來。
十七·七十,生日快樂!